電力工作人員在海淀屯佃村為村民講解冬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攝/記者 耿學清
法制晚報訊 (記者 耿學清)2018-2019年采暖季,全市共有120多萬戶家庭實現了“煤改電”采暖。記者今天從北京電力部門獲悉,本市提前兩年完成平原地區“無煤化”目標,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“煤改電”示范區。
120萬戶“煤改電”
散煤燃燒減少452萬噸
據國網北京電力監測,本月11日20時30分,北京電網冬季歷史最大負荷再創新高,達到2030萬千瓦。突破今年1月25日創下的冬季歷史最大負荷1959.5萬千瓦。12月21日,國網北京電力在全市范圍啟動“首都衛藍暖心服務日”活動,推出多項服務舉措,全力保障電采暖用戶溫暖度冬。
為助力“打贏藍天保衛戰”,本市從2003年啟動“煤改電”工程,截至今年10月,北京地區電采暖用戶超過120萬戶,全市平原地區基本實現“無煤化”,提前兩年完成國務院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中北京承擔清潔取暖任務和北京“十三五”期間“煤改電”任務。
“這標志著全國規模最大、技術最先進、成效最好的"煤改電"示范區在北京率先建成!眹W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柴高峰表示,北京實施“煤改電”這種清潔取暖方式,對于我國大中城市、特別是經濟發達城市,提供了很好地借鑒,創造性的探索出了一條實踐路徑。
記者了解到,“煤改電”工程改造后,每個采暖季可減少散煤燃燒452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1176.37萬噸、二氧化硫10.86萬噸、氮氧化合物3.17萬噸。
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副處長曾景海表示,“煤改電”后,北京地區燃煤污染實現了近零排放,產生了顯著的環境效益,經過多年的努力,“煤改電”措施已經成為北京市治理PM2.5的核心支撐性措施之一,對PM2.5的濃度下降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低谷用電享實惠
1度電僅需0.1元
自2017年采暖季開始,“煤改電”用戶低谷時段延長3個小時,電費補貼由過去采暖季后核補優化為實時補貼到用戶智能表內,首都居民可以切實感受到“煤改電”帶來的實惠。
電力部門通過對農村電網改造升級,農村居民戶均供電能力由1.5千瓦提升至9千瓦,達到城市化水平。
當前,全市“煤改電”村安排搶修點271個,專項應急救援隊225支,搶修人員2415名,發電車214輛,配備低壓快速接入裝置286套,搶修人員到達現場時間不超過30分鐘,確保5小時內恢復供電;對于“煤改電”用戶通過電力管家、95598、12398、12345等服務渠道反映的訴求建立快速處置、一次解決的工作機制。
通過95598、“掌上電力”APP提供24小時應急送電服務,確保1小時內下發成功。
北京電力自主開發建設了電費補貼系統,農村“煤改電”居民在采暖季期間低谷時段每用1度電只需要支付1角錢。
“煤改電”用戶通過掌上電力APP、北京電力微信公眾號、支付寶、手機銀行、電e寶、村郵站、村內超市購買電費充值卡等方式,實現“煤改電”用戶日常購電不出村。
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村鎮建設處副處長李文超表示,下一步北京將積極探索推進山區“煤改電”工作,加強技術創新,社會各方應注重從能效提升、儲能技術利用、智能控制、超低溫技術、新材料研發、多能混合等方面進行研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