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山區和半山區農村地區,煤改液化石油氣(LPG)可能是一種更經濟的清潔能源選擇。
“與天然氣相比,LPG用于煤改氣工程的總投資成本可降至70%左右。”3月22日,在第24屆中國LPG會議上,北京市煤氣熱力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孫明燁表示。
他指出,對于山區和半山區農村,使用以瓶裝供氣方式的LPG替代天然氣,意味著無需鋪設輸氣管線設備,煤改氣工程的造價將整體降低,施工速度也會加快。
目前,中國農村地區的清潔能源改造主要通過兩種方式:煤改氣和煤改電。
山區農村若實行煤改氣,不論氣源選擇的是管道氣(CNG,壓縮天然氣)還是LNG,成本都比平原地區的農村高。
由于地形原因,山區農村距離氣源的距離往往超過管道天然氣2千米的合理經濟半徑,加上山路多山石,管道鋪設難度大,氣源和管道造價較高。
“包括氣源部分、村內管線、戶內工程和終端設備四個部分,在不考慮補貼的前提下,北京平原地區農村煤改管道氣工程的總投資約為每戶3.9萬元,煤改LNG工程總投資約每戶3.4萬元。”孫明燁表示,山區農村的投資成本則會進一步上升。
2016年以來,北京液化石油氣公司在北京農村地區開展了試點工作。目前,已有50余戶使用LPG,其中約10戶已成功運行兩個采暖季。
“從試點數據看,農村煤改LPG的總投資平均每戶為2萬元,工程造價較低!睂O明燁表示,且LPG鋼瓶裝供氣和通氣較為靈活,用戶可獨立安裝,根據自身對取暖的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合理選擇采暖時間。
農村建筑大多凌亂繁雜的現象,也給管道天然氣的安全應用帶來一定挑戰。
“如果管道天然氣采用架空鋪設方式,易出現與供電線路安全間距不足的問題!睂O明燁表示。
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,通過2017年開展的山區農村煤改氣技術試點情況分析發現,山區農村試點技術路線的設備性能比平原農村要求高,需配套的輔助設備也比平原地區多。因此,總體投資大于平原地區。
目前,尚未有一種工程技術路線可涵蓋所有山區農村。
截至2018年4月,北京市已有2513個村莊、約95萬戶實現了“無煤化”,剩余1417個村莊、約40萬戶未實現清潔取暖,其中山區村莊1054個,占比為74.4%。
如果選擇LNG,則需要考慮LNG槽車與農村道路之間的駕駛問題。
“山區農村道路窄,轉彎多,LNG槽車一般規格較大,行駛不便!睂O明燁稱,因此,規格較小的LPG運輸車更加適合山路運輸。
2018年4月,北京市政府發布的《2018年北京市農村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實施方案》(下稱2018實施方案)表示,除造價成本外,山區農村由于供暖周期長、氣候溫度低,運行成本比較高。每年取暖期,山區農村每戶的運行費用比平原農村增加1000元。
“多氣并舉,多種能源互補是未來農村清潔能源改造的方向!睂O明燁稱,如果政府能夠將建設天然氣運輸管線的補貼用于鼓勵發展LPG,并制定農村“煤改LPG”的相關技術標準,那液化石油鋼瓶在農村的應用可大幅提高。
在2018年實施方案中,北京市首次明確,將LPG作為清潔能源,應用到農村煤改氣項目,但未提出補貼和技術內容。
|